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读后感( 三 )


他的道德理想不是自由是安全 。(边沁)5,表面看,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和前述几位很像,但仔细分辨,又不难看出区别—— 第一,那几个人,都是把个人的道德伦理放到社会当中去考察和论述的——人是社会的人,道德伦理也是社会的道德伦理;而斯密,则把人抽象出来了,成为了脱离社会的人,道德伦理也成了孤立的道德伦理 。
第二,那几个人,都强调了利益对于道德伦理的决定作用;而斯密,则把道德放在了前面,似乎道德伦理是原始动力,所以,西方没有人认为他是属于“功利主义”这一派别的——他把前后顺序搞颠倒了 。这一点,他还远不如中国的古人认识透彻,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很好地解释了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 。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读后感】 第三,那几个人几乎都强调了契约和法律对于道德伦理的制约作用;而斯密,则认为协调人们的社会关系靠道德伦理这一“无形之手”,管理经济才靠制度 。6,大概是因为这些看似细微的差别,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在西方的受关注程度并不很高 。他是把这本书作为主体部分的,《国富论》只是这本书的延续,因此才反复修改这一本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