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全文最新2021违约责任,合同法全文最新

很多网友想了解合同法全文最新的相关知识 , 为了大家进一步的对合同法全文最新2021违约责任所有了解 , 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关于合同无效的认定标准
《合同法》第52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 , 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 , 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自1999年《合同法》施行以来 , 该条规定是确认合同无效的标准 , 大量的民商事案件中的合同 , 因存在上述情形之一而被认定无效 , 对当事人请求按约定内容实现权利的 , 不予支持 。
《民法典》第三编关于合同效力的规定 , 取消了《合同法》第52条的上述规定 , 对合同无效的认定 , 统一适用第一编第六章的有关规定 。
民事法律行为分为单方、双方和多方法律行为 , 合同行为属于双方法律行为 , 合同行为的效力问题 , 适用总则编的规定 , 避免立法内容上的重复 。
《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是关于法律行为效力的规定 , 该章首先从正面确定法律行为有效的三个基本要素(第143条);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 。然后 , 又从反向规定 , 违反这三个因素之一 , 构成法律行为无效 。无民事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第14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伪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第146条);违法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行为无效 , 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民事行为无效的除外(第153条)
从《民法典》的上述规定内容看 , 关于合同无效的认定标准 , 《民法典》对《合同法》已经作出了修改 , 《民法典》生效后 , 判定合同无效的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 , 长年形成的关于认定合同无效的司法理念 , 应作相应转变 。
简要分析《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的三种情形:

合同法全文最新2021违约责任,合同法全文最新

文章插图
第一 , 签订合同的主体无民事行为能力 , 例如 , 公益事业法人 , 因权利能力范围受限而行为能力也受限 , 不得从事其权利能力范围以外的活动 , 无权签订与公益服务事务无关的合同 , 具体实例 , 如医院、学校无权签订保证合同 。
第二 , 合同的意思表示不真实 , 双方为虚伪意思表示的合同 。例如 , 名为股权转让 , 实为借贷关系中的股权转让合同 , 是无效的 。
第三 , 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的合同 , 是在实务中认定比较困难的 。一般情况下 , 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文字表述为“不得”或“必须”为一定行为 , 凡是有“不得”或“必须”字样的规定 , 均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 但并非所有强制性规定都能引起民事行为无效 , 应区分哪些民事行为是该法律、法规所禁止的 , 哪些是符合一定条件可为的行为 。对于禁止的行为 , 属于须取缔的行为 , 不允许发生的交易 , 应认定无效 , 例如 ,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毒品、枪支、文物、珍惜动物等交易 , 这类合同行为应无效 。对符合一定条件允许交易的行为 , 不属于导致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规定 。例如 , 《公司法》第16条规定的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须召开股东会 , 该规定不属于导致合同行为无效的强制性规定 。适用违背公序良俗 , 是在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情况下的补充 。一般认为 , 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相对比较完善 , 在民事、商事领域 , 对禁止为的民事行为 , 均有规定 。但是 , 社会是发展的 , 有可能出现新情况或新事物是违背国家核心利益、社会公共经济秩序或突破人伦道德底线的 , 对这类新情况 , 须以违背公序良俗为由认定合同无效 。例如 , 对涉及股市、债市、楼市、汇市 , 合同的约定及履行违背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总体监控 , 合同履行可能引起市场重大波动 , 甚至冲击实体经济的 , 属于违背公序的 , 应认定无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