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现实版“华尔街之狼”!中国穷小伙搅动迪拜房产市场,5年成大鳄

迪拜|现实版“华尔街之狼”!中国穷小伙搅动迪拜房产市场,5年成大鳄

文章图片

【迪拜|现实版“华尔街之狼”!中国穷小伙搅动迪拜房产市场,5年成大鳄】迪拜|现实版“华尔街之狼”!中国穷小伙搅动迪拜房产市场,5年成大鳄


文 | 华商韬略 吴锐
迪拜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中人口最多的城市 , 这座城市堪称是城市营销的经典范例 , 高大上、土豪、富有 , 是这座城市近年来不断通过媒体向世界输出的形象 。
阿汤哥在《碟中谍4》中攀爬世界最高建筑哈里发塔的情节 , 更是让迪拜的土豪形象达到顶点 。
正所谓“阳光能照到的地方就有华人” , 迪拜是阿拉伯地区华人最集中的城市 , 生活着超过10万华人 。
华人对迪拜经济影响举足轻重 , 就拿房产来说 , “原子能房产”是迪拜无人不知的房产中介公司 , 地位相当于国内的链家、我爱我家 , 它就是一家华人企业 。
为什么一家华人企业能在阿拉伯的城市走到头部位置呢?
回答这个问题 , 要先从它的创始人说起 。 原子能房产的创始人廖望 , 出生在江西一个贫困县 , 他从小学习成绩优秀 , 而且很能吃苦 , 他在大学时的学费都是靠自己勤工俭学赚来的 。

毕业后 , 因为英语成绩优秀 , 廖望被一位老乡带到迪拜发展 。 由于当时正好赶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 廖望在迪拜的经历可谓非常艰辛曲折 。
一年多的时间里 , 他工作了三家公司 , 经历了公司关门、公司裁员、靠开黑车维生、因交通事故被关进看守所等等倒霉的事情 。 所幸他在一家房产中介公司从早到晚地苦干 , 终于赚下了第一桶金 。
2009年廖望开办了原子能房产公司 , 他就像《当幸福来敲门》中的男主角一样 , 开始柳暗花明了 。
这一年正值全球经济萧条 , 连迪拜的哈里法塔都一度停工了 , 投资者普遍不敢轻易投资 , 所以原子能房产起步时面对的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 而且当时正值迪拜要发力进行城市营销的前夕 , 原子能的成立可谓正逢其时 , 搭上了风口 。
“对自己负责、对手上的事负责、对公司负责”是廖望对员工的要求 , 公司发展非常迅速 , 第一年净利润400万人民币 , 第二年赚了600万 , 第三年猛增到4000万 。 盈利的快速增长和迪拜城市的发展基本同步 。
2007年迪拜人口120万 , 到2014年达到225万 , 短短7年几乎翻了一番 。 随之房价也快速上涨 , 2013年上涨28% , 2014年上涨27% 。 它是当时世界上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之一 , 涨幅不输于中国的一线城市 。

原子能房产随之快速崛起 , 发展出庞大的多国籍销售团队 , 当然其中包括专属华人的销售团队 。 事实上原子能房产的崛起 , 和中国人在迪拜投资的快速增长密不可分 。
2013年大约有1000名中国个人投资者共花费3.53亿美元投资迪拜的房地产 , 是2012年的两倍 。 很多中国投资人认为 , 投资迪拜比投资北京、上海收益更高 。
廖望自己2012年时就从尼日利亚政府手中买下了大量迪拜国际城的商铺 , 结果两年时间增值三倍 。 这些商铺大多租给了华人 , 因此《华尔街日报》认为廖望将迪拜国际城变成了中国城 。
投资人喜欢迪拜还有一个原因 , 就是中国是迪拜最大的石油贸易伙伴 , 中国在整个阿联酋有4000多家企业总部 。 紧密的贸易联系为迪拜房地产中的“中国力量”提供了保障 。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 中国和世界贸易联系越来越紧密 , 如今不论是欧美发达国家 , 还是非洲、东南亚等新兴经济体 , 都可以看到大量中国企业家、投资者、工薪阶层的身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