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和殿的故事

关于太和殿的故事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殿 。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 。据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1908年底登基时,年仅3岁,由他父亲摄政王载沣把他抱扶到宝座上 。当大典开始时差,突然鼓乐齐鸣,吓得小皇帝哭闹不止,嚷着要回家去 。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只好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大臣们认为此话不吉祥,后来3年后清朝果真就灭亡了,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太和殿的结构是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 。长约64.24米,宽约37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 。
太和殿平时不是是用于上朝的,太和殿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乾清宫、还有养心殿,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
拓展:
紫禁城有哪些宫殿?
乾清宫:位于北京市故宫内廷中路 。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所建,殿前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14位皇帝的寝宫 。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
武英殿:武英殿,是一组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宫殿建筑,位于北京故宫外朝熙和门以西,现为故宫博物院的典籍馆和书画馆的所在地 。
保和殿:是明清传统宫殿建筑,属于北京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 。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几经焚毁、重建 。现如今主体梁架仍为明朝时期的建筑 。
英华殿:英华殿是始建于明代的中国宫殿建筑,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初曰隆禧殿,隆庆元年更为今名 。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 。英华殿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
宝华殿:宝华殿 。古代汉族宫殿建筑 。位于雨花阁后昭福门内,是清宫中正殿佛堂区中主供释迦牟尼佛的一处佛堂 。
长春宫:长春宫,故宫内廷西六宫之一,位于太极殿之北,咸福宫之南 。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长春宫,嘉靖十四年改称永宁宫,万历四十三年复称长春宫 。
【关于太和殿的故事】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大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