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国五十多倍,为何没有房奴?

保障性住房|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国五十多倍,为何没有房奴?

文章图片

保障性住房|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国五十多倍,为何没有房奴?

文章图片

【保障性住房|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国五十多倍,为何没有房奴?】保障性住房|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国五十多倍,为何没有房奴?

文章图片

保障性住房|寸土寸金的新加坡人口密度是中国五十多倍,为何没有房奴?

文章图片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富饶、繁荣的国家 , 这里市容干净整洁、城市规划井井有条 , 一个只有700多平方公里的狭小国土中 , 生活着400万人 , 人口密度是中国的55倍 ,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仅相当于北京的1/23 , 人口密度却是北京的6倍 , 在我们国家被住房问题困扰的时候 , 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国”早已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基本保障 。

新加坡那么为何寸土寸金的新加坡没有房奴?他们到底有什么高招?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 , 新加坡也曾经历过住房难的问题 , 当时的新加坡正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 , 经济的落后和土地的狭小 , 让居民的住房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 大多数人都拥挤在破败不堪的贫民窟中 , 随便用废品和塑料布搭个窝棚就是人们的栖身之所了 , 子孙三代挤在一间破屋子中混住都是常有的事 。

新加坡早年的贫民窟一位来自英国的房屋委员会的成员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之后 , 不禁感叹:“难以想象 , 在今天还有这样的一个角落存在 , 这里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一个贫民窟 , 这简直是文明社会的耻辱 。 ”此时 , 作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坐不住了 , 他一手建立起了房屋发展局 , 开始着手建造新加坡特有的组屋制度 , 也就是今天的保障房制度 。

早年间的新加坡为了改善国民住房问题 , 让老百姓都能住进干净明亮的楼房 , 新加坡政府开始由建屋局兴建大量保障房 , 为了保证老百姓都能负担的起 , 建屋局会享有房屋的定价权 , 而定价的标准也不由市场来决定 , 而是以居民的实际收入作为制定具体价格的参照 。

新加坡独特的保障房“组屋”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 , 2010之后 , 新加坡已经有超过80%的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保障住房中 , 要知道60年代这个数字只有9% , 根据官方资料统计数据 , 建屋局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了100多万个单元的公共住房 。 由于房屋大大低于市场价格 , 新加坡建屋局的净亏损为达到16亿有余 , 折合人民币超过70亿元 。

虽然是政府为百姓提供的保障房 , 但居民住的却是非常体面 , 通常都是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 房屋周边的配套设施齐全 , 学校、商圈、公园应有尽有 , 根据具体申请人员家庭收入和家庭成员人口的比例情况 , 房屋也会有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 , 面积也有60到110平米不等 。

带有空中花园的保障房保障房虽好 , 但是有钱人别想通过各种手段去占国家的便宜 , 有了透明和公开的财政制度和强大有力的问责制度 , 想通过徇私舞弊、贿赂官员去骗走保障房屋是不可能的 , 一旦触犯 , 他们会遭到法律的严惩 , 等待他们的也不是低价的保障房而是免费的牢房 。

新加坡保障房:对于申请人员的标准 , 政府也会采取严格的审查制度 , 既保障不会让一个符合标准的人住不到政府提供的保障房 , 也不会让一个不符合标准的富人漏网 , 他们会对申请保障房的名单通过电视和报纸发布出去 , 接受社会监督 , 如果遭到举报或者其他疑问 , 他们都会进行再次审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