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

这句诗,来自一首著名的唐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这是一首边塞诗,描述的是塞外冬景:寒冷、辽阔、悠远 。和中原风景迥然不精通 。其中的第二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非常传神地描述了边塞和中原的“异曲同工”之联系,以及远走“胡地”的军人“苦寒”的生活:
1.中原的春风
边塞诗人岑参是湖北江陵人,他一个中原人,来到西域边塞,脑子里有很多背景知识,都是家乡的,比如“春风” 。
2.中原的梨花
雪花如白色的飞花,让诗人联想到中原家乡的梨花 。梨花开,是好景色,就像春风送暖一样 。
3.“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
这首著名的边塞诗,前二句,先写“北风”“飞雪”“春风”“梨花”,景色还不错 。然后,转入对“胡地”这片苦寒之地的刻画:“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手都拿不出来,身体瑟瑟发抖,冷得让人实在受不了 。最后两句,写送别,有些凄清,有些伤感,再加上寒冷,剩下的就是“空” 。读来不禁令人想起《红楼梦》“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最后一曲《收尾·飞鸟各投林》,最后一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4.天气和兵器同“冷”
“胡地”的冬天来得早,八月就下雪了,而且雪下得很大,让送别的心情更加特别 。这首诗虽然写送行,可提及兵器2种:角弓、铁衣 。冰天雪地中,这两种兵器显得更“冷”了 。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5.胡乐
诗中的3种乐器,“胡琴琵琶与羌笛”,似乎给人些许动感和温度 。诗歌和音乐都是艺术,诗人应该喜欢胡乐,也传达了胡乐的美——这是唯一“冷”之外的东西 。令我想起李白《赠汪伦》“忽闻岸上踏歌声”,有一种暖暖的人间温情 。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 。从题目上可看出,该诗是一首既咏雪又送友的诗作 。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充当安西北亭节度使封长清的判官 。他送可能是其前任的武判官归京,写下了这首诗 。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一句

文章插图
这首诗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而诗中的的第二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成了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句 。
这首写北方气候及景色的诗作,处处无不彰显出“突”、“奇”二字 。
此时开篇就奇、突 。
先说首句 。“北风卷地白草折”,开篇首句着笔于“风”,这风是北方塞外的风,卷着地面沙土,来势无常而又凶猛,以至于“百草折” 。这里的形容一点也不夸张,生活在河西走廊的我,就亲眼目睹过安西戈壁的“左公柳”被折断的境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