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全球如何战疫情


新年将至,全球如何战疫情

文章插图

新年将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已持续蔓延一年之久且仍在肆虐 。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感染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21日止,全世界已经有超7570万人被确诊感染,死亡人数超过169万 。 感染人数及死亡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和巴西 。
日本国立长崎大学病毒学家北里海雄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专访时认为,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气温不断下降,百年不遇的大瘟疫的第二波或者第三波疫情又凶狠地反扑,疯狂吞噬着人类的生命 。
他比较了中美疫苗的安全性,还提出要总结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抗疫经验及教训,并提出切实做好科学应对的准备 。 “这次疫情也必将带给人类百年之未有的大变局,在人类史册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
疫苗大竞速,中国灭活疫苗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目前,中国、美国等国家已经率先研发出新冠疫苗,即将完成或已经完成了三期临床 。 全球各国都在加速疫苗的研发及临床试验,或者加速疫苗的审批及上市使用 。
【新年将至,全球如何战疫情】具体来讲,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也在上周紧急批准了辉瑞及Moderna疫苗的紧急授权使用,这周开始推广接种 。 中国也已经公布新冠疫苗接种方案 。
北里海雄指出:“中国成功研发的疫苗是国药集团的灭活疫苗,这类疫苗是传统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特点;而美国研发的两种疫苗是新型mRNA疫苗,目前该类新型疫苗还不存在已批准上市的先例,因此其安全性是否可靠,会出现什么样的副作用,还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检验,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 ”
北里海雄分析认为,为了控制住全球的疫情蔓延,世界各国都寄希望于疫苗,但是由于目前允许使用的疫苗每个人要接种2次,全球有70多亿人口,至少需要70%以上的人口接种疫苗,实现群体免疫,才能有效抑制住疫情的扩散,达到阻止疫情全球蔓延的目的 。
“从目前疫苗的生产及供给能力看,短期内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性十分渺茫,保守地估计至少也需要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 ”北里指出,另外,人们对疫苗的安全性、质量和有效性等方面的顾虑,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的副作用等难以预料的因素,加之各国的政治、经济、技术层面等多方面因素,疫苗接种的普及率及群体免疫效果的达成都会受到影响 。 “因此,全球的疫情控制不容乐观 。 ”
痛定应思痛,总结国家层面应对经验和教训正当时
“痛定思痛,回顾一年来全球各国疫情防控的情况,总结各国的经验及教训对人类十分重要 。 ”北里海雄说,“这次疫情从国家层面的应对结果看,给我们留下了众多深刻的教训 。 ”
他认为,在应对人类共同的新兴公共卫生危机时,开发疫苗及有效药物是当务之急 。 “这考验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科技研发实力、经济实力及国家统筹调控管理能力,是否有足够的医疗资源的储备来应对危机 。 特别是各国政府是否能排除社会体制不同、种族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等政治因素的干扰,联合起来共同携手,科学地联防联控,集人类的智慧积极应对,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 ”
但北里海雄接着说,“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很多国家将疫情极端政治化,科学的建议被边缘化,政府无法有效发挥统筹指挥作用,无法科学地决策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导致众多的宝贵生命被疫情无情地吞噬 。 尽管有着雄厚的科技实力,也无法正常充分发挥作用,实在是令人惋惜、可悲、可叹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