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故事简单介绍 植树节的由来简介

[闽南网]
护环境 , 人人有责”——植树节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 人们对其不断索求的后果是导致了各种环境问题的呈现 。植树节的由来就是告诉人们 , 应该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 从而为地球尽一份力量 。那么植树节的由来是什么?小编为您整理了有关植树节的来历故事 。

植树节的故事简单介绍 植树节的由来简介

文章插图
植树节的来历由来起源20字
植树节是孙中山的逝世纪念日 , 他重视林业建设
植树节的来历由来起源30字
中国的植树节开始时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 , 1979年2月23日 , 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 , 仍以3月12日为中国的植树节 , 以鼓励全国各族人民植树造林 , 造福子孙后代 。
植树节的来历由来起源50字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 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 。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 , 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 , 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 , 每年清明为植树节 。1925年3月12日 , 孙中山逝世后 , 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 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
植树节的故事简单介绍 植树节的由来简介

文章插图
植树节的故事简单介绍
1治病种杏
三国东吴名医董奉 , 医术精湛 , 济贫善施 , 为人治病不收财礼 。只要求治好一个轻病人 , 种一株杏树 , 治好一个重病人 , 种5株杏树 。天长日久 , 他的房前屋后竟有10余万株杏树 , 人称“董林杏仙”.后来 , 每当杏子成熟 , 董奉把它换成粮食 。赈济穷人 , 这就是历代传为美谈的“杏林佳话”.从此 , “杏林”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
2思乡植柳
唐代文成公主远嫁西藏松赞干布 , 特地从长安带去柳树苗种 , 植于拉萨大朝寺周围 , 以表达对柳树成荫的故乡的思念 。因此 , 这些树被称为“唐柳”或“公主柳”,现在已成为藏汉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 。
3写诗护树
【植树节的故事简单介绍 植树节的由来简介】爱国名将冯玉祥爱树如命 , 曾在军中立下护树军令:“马啃一树 , 杖责二十 , 补栽十棵”.他驻兵北京 , 率领官兵广植树木 , 被誉为“植树将军”.驻兵徐州时 , 带兵种植大量树木 , 并写一首护林诗喻示军民:“老冯驻徐州 , 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 , 我砍谁的头 。”
相关阅读:
植树节手抄报内容50字资料简单点 植树节的由来诗句故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