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爱情故事非主流 非主流爱情

看完《和莎莫的500天 》后,我认为「非主流」这个词非常适合这个电影 。作为非主流的爱情电影,《和莎莫的500天 》开宗明义:“这是一对男女相遇的故事,但却不是爱情故事 。”有的朋友看完电影后深有感触,有的则认为电影一般般 。这一回,咱们就来聊一聊《和莎莫的500天 》 。

这个爱情故事非主流 非主流爱情

文章插图
(一)非主流的叙事艺术《和莎莫的500天 》的叙事顺序并非线性逻辑的,这与常见的爱情故事颇有不同 。电影开篇直接从第290天开始,这一天,女主向男主提出分手 。而在随后的故事中,电影的顺序如下:第1天、第3天、第154天、第11天……第31天、第282天、第34天……可以看到,《和莎莫的500天 》的叙事颇为零散,观众很难在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把握两人关系变化的来龙去脉 。
这个爱情故事非主流 非主流爱情

文章插图
实际上,当我将这些天数重新排列之后,我发现依旧很难理清两人爱情关系的拐点在哪里 。这是电影有意为之的,如此可以形成一种「个人回忆录」的叙事效果 。电影中所发生的事情都是根据男主的记忆拼凑而成,几乎没有以女主为主视角的场景 。可以对比一下《怦然心动》,那个电影的叙述方式是分别以男主和女主的视角,来看待同一件事情 。而在《和莎莫的500天 》中,你永远不知道女主究竟在想什么,电影的视角局限在男主身上 。这是为了实现对生活的比喻,我们稍后再谈 。
尽管故事结构乍一看有些零散,但《和莎莫的500天 》其实是精心编排过顺序的 。尤其是当第二遍看的时候,更能发现其中的因果联系 。为了展示两人关系的发展过程,电影精心挑选了第1天、第3天、第11天、第22天、第28天和第31天,以这几天发生的事情来表现男主对女主的好感和表白前的纠结 。
这个爱情故事非主流 非主流爱情

文章插图
除了这一常见的天数挑选外,还有些天数放在一起是为了进行对比 。比如第282天和第34天都是宜家购物,但却表现出两人关系的变化 。在第282天时,也即女主提出分手前夕,她在宜家购物时不再与男主互动 。而在第34天时,也即他们初次接吻的3天后,他们一边逛宜家,一边想象两人的同居生活,从厨房到客厅,再到卧室,他们旁若无人的想象和对话 。这个场景设计得颇有特色,很好的表现出二人关系的迅速升温,以及二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
这个爱情故事非主流 非主流爱情

文章插图
第282天的冷漠
这个爱情故事非主流 非主流爱情

文章插图
第34天的融洽
再往后,第191天两人一起看电影,第314天男主独自看电影,这两个影院场景也放在一起对比,凸显了男主分手后的落寞 。紧接着,第321天男主的无心工作对比第167天男主灵感泉涌的工作表现,表现出两人关系变化对男主工作状态的影响 。当然,这还仅仅是特定天数上的直接对比,《和莎莫的500天 》在其他层次上也有丰富的对比,这点咱们也是稍后再谈 。
剪碎挑选的天数并非《和莎莫的500天 》叙事艺术的唯一亮点 。事实上,有很多镜头都很有特色 。电影开篇,镜头一分为二,同时展示男主和女主在相近年纪时的童年经历 。同一时刻,男女主两个视角的镜头,还发生在第456-476天之间 。彼时,男主已经走出爱情低谷,振作起来,为成为建筑师而努力;另一边,女主则举行了婚礼 。这样的镜头对比,不仅增加了信息量,还有一种站在男主视角上的遐思——“当你在做XX事的时候,那个她在做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