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由来,南京段淮河历史由来

淮河由来

淮河由来,南京段淮河历史由来

文章插图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西部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西北侧河谷,干流流经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古称淮水 。据传说,淮河边生存着一种叫“淮”的短尾鸟,“淮水”就因此而得名 。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钟鼎文里就有“淮”字出现,历史上,淮河与长江、黄河、济水并称四渎,是独流入海的四条大河之一 。淮河干流可以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 。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积3.06万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泽湖出口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三江营以上流域面积为16.46万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和山东五省,流域面积约为27万平方公里,以废黄河为界,整个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平方公里和8万平方公里 。
南京段淮河历史由来

秦淮河,古名龙藏浦,汉代起称淮水,唐以后改称秦淮,为长江下游右岸的支流 。历史上,秦淮河起着航运、灌溉作用,孕育了南京古老文明,被称为南京的母亲河,历史上极富盛名,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
1、相传秦始皇东巡会稽过秣陵,以此地有“王气”,下令在今南京市区东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带,凿晰连岗,导龙藏浦北入长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据这一传说,改称秦淮 。杜牧(唐)《泊秦淮》一诗现世后,秦淮河之名始盛于天下 。李白(唐)《留别金陵诸公》诗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的诗句,出现了“秦淮”河名 。
2、清代,有位名叫潘恩的雅士,在秦淮河停云水榭题了一副怀古的楹联,将秦淮河的前世今生说了个明白 。所谓停云水榭,是秦淮河畔的一个亭台 。这亭台名字中的“停云”,意为停止不动的云,最初源自于晋代大诗人陶潜的《停云》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译文:云雾密集停云亭,蒙蒙的雨雾) 。”
他曾在自序称“停云,思亲友也(停云亭是专门用来思念亲友的)”所以后世多用作思念亲友之意 。潘恩的楹联是这般写的:“一曲后庭花,夜泊销魂,究是三生杜牧;东边旧时月,女墙怀古,我如前度刘郎 。”
金陵秦淮,从唐朝到大明王朝,一千多年没变过样子 。白天是江南水乡,小家碧玉;晚上摇身变成一眼的秦楼楚馆,搔首弄姿 。讲到秦淮河就不得不提“秦淮八艳”在秦淮河历史上留下绚丽多彩的一笔 。
3、1624年,大明王朝已经病入膏肓,连回光返照的机会都没有了,但却有一个绝代佳人降生在秦淮河畔 。她就是董小宛 。董小宛名叫董白,字小宛,因家道中落生活贫困而沦落青楼,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之一 。1639年,董小宛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后嫁冒为妾 。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 。
4、明末将领吴三桂投在闯王李自成的麾下 。他控制着长城要塞,抵御清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陈圆圆被献与吴三桂受尽恩宠,两人感情笃深 。后来李自成麾下另一将抢夺陈圆圆 。吴三桂迷恋与她,因此大怒道:“我手握重兵竟连一女子也保护不了!”将军一怒为红颜,自此吴三桂起兵投清倒戈相向 。
5、柳如是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杨爱 。她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 。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到南京城了 。钱谦益的爱妾柳如是力劝钱以身殉国,钱也同意了,大张旗鼓地对外声明后,率家人故旧载酒常熟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