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导读:历史上的曹操,国人给予最多的评价是奸雄汉贼、乱世枭雄 。其真实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史实上的曹操雄才大略、贪财好色、猜忌多疑、才华横溢 。知人善用,爱惜人才 。我以为应称之为英雄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雄才大略
曹操一生身经百战,最重要的有三次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第一次官拜骑都尉大破青州黄巾军起义 。当时起义军有几十万人,曹操只有几千人马,结果他以少胜多,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其中的精锐部分成了他成就事业的基本力量 。随后曹操妥善安置了黄巾军裹挟的百万农民,推行屯田制度,促进了当时淮河一带的社会安定,而生产出的大量粮食又支持了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第二次大战就是官渡之战,在曹操的协调指挥下,打败了北方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诸侯袁绍 。袁绍是世家大族,在北方势力很大,而且当时曹操处在几股势力的夹击之下,东有徐州吕布,西南关中有张绣 。曹操先解决了吕布和张绣,巩固了后方,才和袁绍抗衡 。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显示了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 。这场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迫使刘备南下,而孙权势力则被局限在了长江以南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第三次战争是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后,北方政局逐步稳定,曹操军力壮大,于是调集兵力挥师南下,希望一举统一中国,可惜却惨遭失败 。虽败然而曹操还是伟人,他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军事、政治策略,巩固了占有的地盘 。赤壁之战后,北方仍然是稳定的 。
贪财好色
贪财好色也是曹操的性格特质
贪财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裴松之在《三国志·魏书》“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 。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
网络小说《盗墓笔记》中提到的摸金校尉,就是关于曹操设立专门盗墓的部队,以充实军费 。虽说设立专门的盗墓部队,是为了扩充军费,但是以当时的社会背景,这种需背负天下骂名的做法,曹操全然不顾,也从此看出曹操的贪财本色 。
好色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曹操是奸雄也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人之多 。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好色,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诸侯的正常情况 。
《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 。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新娘颇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是夜两人溜至后花园,高喊“有贼”,调虎离山 。当众人离开去捉拿贼人的时候,袁绍在门口接应,曹操冲进新房,持刀劫走新娘 。不想新娘呼救,其家人尾追而来 。惊恐的袁绍摔倒在路边的荆棘丛中 。眼见追者将至,曹操丢下新娘,助袁绍仓皇逃跑,这一次劫色未遂 。
曹操年轻时虽好色,而年长后更是变本加厉 。曹操迎汉帝都许后,风闻以前的老上级大将军何进的儿媳貌美如花,不禁色心大动,将其据为己有 。这便是曹操后来的尹夫人 。
有其父必有其子 。曹操好色,也遗传给了曹丕、曹植两兄弟 。曹植曾为袁绍的儿媳甄夫人作《洛神赋》,把这位美人比喻成“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文弱的曹植也许只满足于“柏拉图式恋爱”,但曹丕就不一样了,他对甄氏早就倾心,在曹操攻破邺城时捷足先登,将甄氏迎娶入门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世说新语?惑溺》记载,曹操率军攻破邺城时令左右速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找来,左右解答:“曹丕已经去了 。”曹操马上改口:“今年破贼,正好赏给他做奴 。”当着众人的面,曹操当然不好意思承认与自己的儿子争女人,遂以“送儿作奴”为借口找个台阶下 。
也有人大胆推测,赤壁之战,也是曹操为美色而发 。东吴有绝色大乔、小乔,曹操垂涎不已,于是挥师百万,欲夺得双娇还 。不想“东风不与曹公便,铜雀无法锁二乔” 。曹操对女色是否狂热到大动干戈的地步,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 。
曹操嗜色如命,也颇多情 。曹操原配丁夫人被休,二夫人卞氏原为歌姬,曹操尚未入仕之际,于春楼见其姿色不俗,便娶之为妻 。卞夫人生下曹丕、曹彰、曹植兄弟,一直在幕后为曹操操持,曹操做了为魏王后,感念卞夫人功德,将她立为王后 。曹操不离不弃,破格“立贱”,封其为后,另一方面也见其用情之坚 。
曹操的礼法观念很淡薄,建安二年(197年)春正月,曹操讨伐南阳军阀张绣,对于这段历史,《三国志》的记录是:“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 。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 。”中国官方史书多遵循“为尊者讳”的原则,张绣当时为何反悔复叛,《三国志》语焉不详,但民间传闻的版本是:曹操强求张绣叔父张济之妻,激起了张绣的叛变之心 。这一战,长子曹昂被杀,猛将典韦为护主也以身殉职 。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重病卧床,自知时日不多,颁布《遗令》 。其语云:“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 。”可见曹操为人虽色,但尚有情 。
猜忌多疑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曹操的猜忌多疑是很严重的,我们熟知的曹操名句,“宁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真实的体现了曹操猜忌多疑的性格本色 。
曹操杀华佗的历史故事也流传颇广 。
华佗医术精湛,曹操征召他到许昌为自己看病 。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有所好转 。《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 。"后来,随着军政事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随想起让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头风"病,专做自己的侍医 。岂料华佗却不愿意 。华佗遂借口妻子有病,告假回家 。曹操非常愤怒,派人到华佗家里去调查 。曹操对派去的人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然有病,就送给他小豆四十斛;要是没有病,就把他逮捕来办罪 。
传说华佗被逮捕送到曹操那里以后,曹操仍旧请他治病 。他给曹操诊断了以后,对曹操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 。"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 。而要全部治好,使之不再重犯则需要先饮"麻沸散",麻痹脑部,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这样才可能去掉病根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为关羽报仇,于是命令将华佗杀害 。
才华横溢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接着我们再来看曹操的诗作,他用悲天悯人的情怀、生动细腻的笔触,写下了一篇篇反映当时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境况的诗歌 。比如他在《蒿里行》中有过这样一段描写:“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意思就是说,战争连绵不断,士兵们苦不堪言,他们的铠甲里都生满了寄生虫,大批的百姓由于战乱而纷纷死亡 。他们的尸骨暴露在荒野外,千里之地没有鸡鸣人烟 。在某些地区,一百个百姓中只有一个还活着的,此情此景,当真是让人断肠神伤 。
曹操的的诗风简约,质朴,直抒胸臆,有汉古风,多悲凉之气 。曹操有首诗叫《短歌行》,字里行间透着曹操的才气、豪气、霸气 。
才气:曹操写诗,“建安风骨”就是历史上人们对曹操文风的评价 。
豪气:青梅煮酒论英雄 。
霸气: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
知人善用,爱惜人才
曹操是个知人善用,高瞻远瞩的政治家,从建安八年到建安二十二年,先后下发《论吏十士行能令》、《求贤令》、《赦有司取士勿废偏短令》、《取贤勿据品行令》四道诏令来招揽天下英才 。
与曹操爱惜人才有关的事例很多,最出名的是“关羽心在曹营心在汉,护嫂千里走单骑”的,千古佳话 。
曹操做到了唯才是举、不拘一格 。东汉末年,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文有荀彧、郭嘉、司马懿、崔琰、程昱、陈群、荀攸等,武有夏侯惇、夏侯渊、典韦、于禁、曹仁、张辽、徐晃、曹仁、曹彰、李典、张郃等猛将如云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结论:历史上的曹操是个很复杂的人,绝非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 。性格矛盾,又海纳百川 。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 。雄才大略,精明城府,然有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
历史上曹操的性格随着曹操几个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小编分析如下
曹操的性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初入官场,年轻气盛,作为小吏嫉恶如仇 。
曹操刚进入东汉官场的时候,是跟着外戚大将军从事的,经大将军保举,担保京师的治安长官,因痛恨十常侍的目无法纪,霍乱朝纲,怒杀十常侍耀武扬威的亲属,维护了法纪,敲山震虎 。

后何进死,董卓携重兵进入京师,挟天子以令群臣,搞的民不聊生,遂及刺杀董卓,最后事情败露,逃离京师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曹操刺杀董卓,剧照)
从上述方面看,曹操青年时期果敢勇敢,敢为天下先 。
中年官至丞相,霸绝天下,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 。
到了中年时期,角色的转变,使的曹操的性格大变,权利让他上瘾,也让他清醒,他知道何进和董卓这些霸主都是身死人手,所以他性格多疑起来,不在信任人,对任何人都有防心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当丞相的曹操,剧照)
他大力扶持自己曹家人和自己的外亲夏侯家族,都是委以重任,对于他那些和他唱反调的臣子和幕僚,全都是捕杀,陈登父子,杨修,荀彧都是死在曹操手上的,曹操的性格造成了这些人的死亡 。
晚年受封魏王,权倾天下,开始反思自己,停止杀戮之心,
到了晚年,曹操开始自省,有意控制自己的多疑之心,司马懿就在这个时期能够全身而退,也依赖于曹操收敛了许多,
晚年的曹操开始趋向于平常心,性格渐渐平稳,不在好功好战,使的自己过了一个平和的晚年 。
曹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曹操的真实性格特点

文章插图
(魏王曹操,剧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