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是什么含义

腊八节其实是“年”的信使 , 进入腊月 , 年味依稀扑来 , 腊八就是第一个与年有关的小节气  , 可他有一个使命 , 告诉人们年快来了  , 快准备吧 。
腊八的来历故事
相传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 , 在腊月初八 , 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 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 。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 , 也为了纪念佛祖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 , 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 。
腊八节的主要习俗有:
喝腊八粥:
腊八粥的传统食材包括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和各种豆类 。各地区所用材料不一 。根据口味 , 还有甜、咸之分 。
祭祀:
【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是什么含义】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 。敬神供佛 , 祈求与庆祝丰收 , 自然是其不变的主旋律 。
另外 , 腊八节的风俗还有吃冰、泡制腊八蒜、制腊八豆腐、吃腊八面等 。
别说腊八粥太平常了 , 中国的粮食问题存在久也 , 人多地少是主要原因 , 所以在缺粮背景下的腊八住 , 如此丰富的原料和无与伦比的口味 , 其引力如此大 , 现代的年轻人很难想象得到 。
我们老家蒲城腊月初五吃“五豆”其实就是多放几种杂粮豆熬粥 。“腊八面”在印象里很深:母亲起来很早 , 手擀几大集子面 , 下到熬好的小米米汤里 , 豆腐、白菜、粉条、红白萝卜烩菜 , 与米汤面混合 , 腊八面就做成了 , 记得当时真好吃 , 遗憾的是那种“味”如今无论咋做都没有儿时的正宗 。
腊八是中国旧历的节气 , 大寒是与地球公转有关 。农历的“月”合于朔望的月相变化  , 它是时间一定的 。而大寒节则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移有关 , 它的周期约一年365天 。但公历的月没有天文学依据 。大寒与老八问题来了 , 旧历一年闰年要13个月 , 一个月平均29.45天 。所以 , 大寒与腊八总是若即若离 , 很难同步 。“腊八与大寒相遇”并不容易  , 但腊八在最寒冷季节也是不争事实 。
有一点也是肯定的 , 腊八一定在冬至后 , 冬至寒来阳生 , 太阳回归日渐长  , 即昼长逐日增加 。小时候听大人说“过了腊八 , 日长杈把 , 过了年 , 长一椽”就是此理 。

大寒遇腊八喝粥做尾牙是什么含义

文章插图
意思就是大寒和腊八节出现在同一天 , 因为每年的腊八节都是农历的腊月初八 , 是固定的 。而大寒是24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 , 是根据太阳黄经达到三百度来判断的 , 所以大寒遇上腊八节是一种巧合 , 而今年腊月初八也就是大寒 , 正好是同一天 。
喝粥做尾牙
在腊八节这一天 , 很多地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大家都知道 , 几乎所有“月”字旁的字都与肉有关 , 而“腊”字指的就是一种干肉 。在每年的农历十二月 , 人们就会用打猎得来的肉来祭祀家里的门神、户神、宅神 , 灶神、井神 , 称为“合祭众神” , 又被叫做“祭腊” , 而祭腊这一天就被叫做腊日 。由于腊日并不是固定的 , 后来人们就把冬至过后第三个戍日定为“腊日” , 也就是腊月初八前后 , 古书曾有记载说:“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村人并击细鼓 , 戴胡头 , 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 , 意思就是十二月八日为腊日 。所以腊八节其实是一个祭祀的节日 , 到底是祭祀什么呢?在宋代《云笈七笺》中说:“正月初一为天腊 , 正月初五为地腊 , 七月初七是道德腊 , 十月初一是岁腊 , 腊月初八是王侯腊 。”当然这只是道教的说法 , 意思是腊月初八祭祀王侯腊 。
“王侯腊”的意思就是五帝来判定人间福禄的时候 , 在那一天可以谢罪 , 以祈求延年益寿、祈求福禄等 , 并且不能聚众欢饮 , 当然这只是古人的一种风俗而已 。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 , 说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 , 佛教徒为了纪念此事 , 就会在这一天做腊八粥 。说是喝了腊八粥就会得到佛祖的庇佑 。后来每年的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就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不过喝腊八粥也是有讲究的 , 一般是腊八前一天就开始熬制腊八粥 , 到了第二天早上就要喝粥 , 喝粥的时间不能过了中午 , 寓意着早上喝粥 , 来年粮食就能早收 。“做尾牙”其实是大寒的一种习俗 , 由于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 , 大寒之后就是新一轮的开始 , 于是在大寒这一天 , 很多地方都有“食糯”的习俗 , 被称为“尾牙祭” , 意思就是用糯米制作的食物 , 全家人围在一起吃 , 用意就是告别旧年迎接新年的意思 。如今有很多公司在年尾的时候都会聚餐做“年会” , 就是由“做尾牙”这个习俗发展而来的 , 其中最重要的一道菜就是白斩鸡 , 说是老板把鸡头对准某个员工 , 就是告诉这个员工明年不用来了 , 这也是一种比较含蓄的表达方式 。当然在宴会上 , 还会对表现优秀的员工予以奖励 , 重头戏就是发年终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