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逃离大厂,回不了乡

成都|逃离大厂,回不了乡

春节前几天 , 曾在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大厂工作过的Jenny收拾好行李 , 退掉了自己在回龙观租了几年的房子 , 准备回到重庆老家过春节 , 节后不再回来 。
回到重庆 , 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叫她小花 , 只因她的名字里有一个“花”字 。 “在北京工作这些年 , 大家要是叫小花我会不喜欢 , 觉得Jenny才是我 , 后来慢慢发现 , Jenny只是我的保护色 , 小花才是我的底色 。 超一线城市房价是重庆的好几倍 , 要留下来不太可能 , 但是回重庆工作买房就比较轻松 。 ”
春节之后 , 小花将前往一家重庆的车企工作 , 虽然待遇比以前低了不少 , 但是相比同龄人待遇仍然不错 , 她比较满意 。
去年大学毕业后 , 经过不断面试和淘汰 , 薛娇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大厂——美团 。 每年 , 都有很多像薛娇这样的年轻人挤破脑袋也想要进入这些公司 。
过去这些年 , 大厂不仅吸引了一批批从985、211等国内优秀大学毕业生、海归蜂拥而入 , 也让许多普通学校的学生以能进入其中工作而被同龄人羡慕 。 同时 , 传统行业许多公司也以这些互联网大厂作为风向标和学习的榜样 。
一时间 , 这些大厂装着一群群年轻的精英 , 瞬间又成为一个区分人与人差距的分界线 。
最近几年 , 互联网行业的坏消息变多 , 同时 , 离开大厂的年轻人也随之增加 。 社交平台上 , 随处可见散发着对互联网行业的痛苦、焦虑 , 其中多来自这些大厂人 。
一年大厂经历 , 并不如在学校时想象的那般满意 , 薛娇渐渐动了离开的念想 。 她告诉光子星球 , 自己和男友已经决定好了 , 再坚持到今年六月 , 就从美团辞职去国外念书 , 以后不打算回来了 。
“早点在大厂赚到买房的钱 , 然后Fire、跳槽去不加班的外企 。 ”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 。
大厂渐渐祛魅 ,内卷、裁员、躺平、咸鱼、佛系成为离开大厂种种原因的关键词 , 其实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迫不得已 。
拒绝当工具人
对于互联网大厂 , 王淼早已祛魅 。 在他眼中 , 这些高大上的互联网大厂某些方面跟传统的流水线工厂并无甚区别 。
十年前 , 王淼到某电商大厂实习 。 回想起第一天中午 , 当他坐在公司餐厅吃饭时 , 静静地感受周边环境 , 从里面看外面街道的行人车辆像蚂蚁一样小 , 有种俯瞰众生的感觉 。 到了饭点 , 人们鱼贯而出 , 在这座大厦四散开来 , 好不热闹 。
十年后 , 再次路过 , 看着对街那座熟悉的大厦 , 透过玻璃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依旧 , 甚至更多 , 王淼早已没有了什么感觉 。
从这里离职已满一年 , 他谈起曾经工作十年的公司 , 感情复杂 。
“虽然不是这个时代里最幸运的1% , 至少也是前20% , 命运把我放在这前20%的位置上 , 我没什么好抱怨的了 。 ”
在这里他付出了十年青春 , 挥洒自己的热情 , 也赚到了足够多的钱 。 现在回到自己的家乡扬州 , 电商已经成为他的副业 , 生活还算惬意 。
互联网行业光速进步 , 大厂的发展 , 给我们的世界带来很多切实的改变 , 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 。 对于王淼而言 , 一个典型的小镇做题家 , 能用十年时间 , 攒下一笔钱 , 尝试另外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 , 已经足够幸运 。
互联网大厂带给普通人实现财富自由的机会 , 但相比国外同类型公司 , 对个人的损耗太大 。 他用“社畜”来形容自己十年大厂生活 , 每天像工具一样 , 忍着 , 熬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