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为什么买了安置房的人都后悔了?别光看价格便宜 5大缺点才是硬伤( 二 )


每天回家看见楼道里的垃圾和扑面而来的异味 , 这样的住房体验真的是一言难尽 , 堂弟的房子想卖 , 可是中介带人上门看房子 , 看见这样的小区环境 , 真的是转身就走了 。

第二个缺点 , 小区保安形同虚设 , 电动车随意停放 , 缺乏安全感安置房小区里的租客多了 , 小区人员流动性就大了 , 门禁系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 基本上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小区 。
通常情况下 , 商品房小区的人群是比较固定的 , 业主在小区住久了以后 , 保安和业主都互相认识了 , 陌生人很难进小区 , 安全性是比较高的 ,
安置房小区就不会这样了 , 保安和租客都互相不认识 , 保安也懒得管 , 小区大门常年都是打开的 , 安全性非常低 。
小区里的业主和租客都知道人群复杂 , 都不敢让小孩在小区里玩耍 , 生怕孩子被拐跑了 , 原本健身游乐的场所每天都是空荡荡 , 基本上都被各种床单被罩给霸占了 。

除了人群复杂 , 租客多了以后 , 小区里的电动自行车也是车满为患 , 原本用于停车和充电的车棚根本不够用 , 很多租客就直接把电动自行车停在了走廊 。
有次去堂弟家 , 看见一位大哥推着电动自行车就上了电梯 , 我本来学的就是新能源专业 , 知道锂电池的属性 , 吓得直接跑出了电梯 。
听堂弟说 , 安置房里的租客都是把电动自行车推到走廊里 , 一是为了充电方便 , 二是防止被人偷走了 。
可是这样自己倒是图个省心了 , 可是对于其他人来说 , 电动自行车入户是一个极大的安全隐患 , 一旦锂电池爆炸起火 , 后果将不堪设想 。
堂弟为此事反映过很多次 , 可还是那句话 , 小区租客太多了 , 大家都这样做 , 根本管理不过来!

第三个缺点 , 住房密度大 , 低层采光差、通风差开发商在建设安置房的时候 , 限制于成本因素 , 为了利润最大化 , 会尽可能地增加房屋数量 , 导致住房密度比商品房大 。
按照规定 , 房屋前后间距:两楼间距不小于前楼高度的1.2倍计算 。
房屋左右间距:多层(4-6层及以下)与多层建筑间距为6米 , 多层与高层(12层及以上)为9米 , 高层与高层之间为13米 。
可是堂弟家的安置房 , 前后楼层间距和左右楼层间距明显是不符合标准的 , 能够感受到肉眼可见的拥挤 。
最明显的就是采光不足了 , 他们小区总高18楼 , 按理说6楼已经不影响采光了 , 可是早上9点半之前阳光是无法直射到阳台的 , 到了下午一点之后阳光又没有了 。

也就是说 , 堂弟家的安置房 , 每天采光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 , 白天客厅里都需要开灯 , 无形中电费都增加了不少 。
楼房密度大 , 影响采光 , 同样也影响通风 。
我和堂弟家都是南北通透的房子 , 我家夏天的穿堂风非常凉快 , 而堂弟家的穿堂风却特别微弱 , 感觉空气都流通不起来 , 这样的房子真的不具备任何宜居性 。

第四个缺点 , 基础设施差 , 小区绿化少我第一次去堂弟家的安置房就发现了2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电梯空间小 , 并且是小众品牌 。
本来安置房里的租客就多 , 电梯使用的频率就高 , 电梯空间不足就会导致电梯明显不够用 , 经常是需要等待 。
电梯频繁使用也加快了电梯老化的速度 , 小众品牌的电梯质量和大品牌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 真的很担心在5年后或10年后 , 堂弟家的电梯会故障不断 , 到时候连出门都成了问题 。
第二个问题是小区绿化太少 , 我家的小区号称是“森林城市” , 说是森林有些夸张了 , 但一眼看过去全是绿植和大树 , 绿化率是非常高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