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货币宽松不改楼市冷清,9城保楼市,人大吴晓求阐述不买房买什么

园林|货币宽松不改楼市冷清,9城保楼市,人大吴晓求阐述不买房买什么

春节期间 , 大家讨论房子的时间还是比较多 , 为了让大家在讨论的时候更加有理有据 , 不再是凭感觉随口评论 , 我们把当前楼市一些重要的数据和部分城市的具体情况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 同时也引用专家的观点 , 讨论一下现在的资产配置是否还应该把住房当作重点 。
一、2022年一月的楼市相关的几组数据 。
1、土地出让 。 买房先看房企买地 , 一看买地的价格 , 二看买地的数量 。 一月 , 全国300城经营性土地总成交建筑面积5478万平方米 , 比2021年12月降幅近九成 , 同比降幅也接近七成 。 以重点监测的城市平均流拍率升至21% , 西安、石家庄流拍地块相对较多 。
从土地出让价格来看 , 1月平均楼板价跌至2069元/平方米(一线城市一月土地出让较少) , 环比降幅达15% 。 其中苏州、宁波和无锡1月份溢价率低至23% 。
2、新房成交面积 ,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总成交为285万平方米 , 同比降幅为38% 。 二三线城市总成交1143万平方米 , 同比下降47% 。
也就是说 , 2022年新房成交量延续了上一个季度的冷清 , 房企期待中的开门红并没有出现 。
二、楼市宽松政策开始出台 。
楼市进入2022年之后 , 不仅有货币的宽松、房贷利率的下调这些有利于楼市的措施 , 在地方城市 , 也有一城一策的办法出台 。 其目的都是想让房价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 让楼市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
目前出台这些举措的城市有济南、合肥、嘉兴、玉林、青岛、自贡、南宁、北海、马鞍山等9座城市 。 具体措施包括下调公积金首付比例、购房补助等措施 。
就拿安徽来说 , 安徽就公开提出鼓励降低房产首付比例以促进大宗商品消费 , 通过赠送抵扣券、降低首付比例等方式 , 扩大大宗商品消费 。 引导房产、汽车、家电销售企业进入春节消费旺季 。
不过 , 对于买房来说 , 有一点需要注意 。 对那些购房需求及购买力透支的弱二、三线城市 , 因库存高企、去化艰难、人口净增不足 , 这些城市的房价依旧面临下行压力 。
三、不买房子买什么 。
前期 , 很多家庭的资产配置验是买房 。 社科院有一个报告说 , 中国居民67%的资产都在房地产上 。 从过往经历来看 , 买房早的家庭 , 收获颇丰 。
不过 , 从现在的城镇化进展、房价收入比及人口流动等指标来看 , 买房作为家庭资产的重点配置似乎不太合适 。 现在的核心要求是房住不炒 。

【园林|货币宽松不改楼市冷清,9城保楼市,人大吴晓求阐述不买房买什么】人大原副校长吴晓求就表示:未来作为主流的边际资产不是房地产 。 吴晓求的观点主要如下:
1、从资产选择角度看 , 很多人有了钱就去买房子 , 这既造成资源浪费 , 又加剧了房地产价格高企 。
2、房地产价格太高 , 对年轻人来说是沉重的压力 , 他们一生都处在压力之中 , 这会让社会变得很不安全 。
3、发达国家的资产更多的是金融资产 , 其中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就占据重要位置 。
当然 , 说到金融资产 , 大家理解的便是买股票 。 而买股票似乎让很多人太受伤 。 因为 , 有一个不太准确的概率认为买股票的人群中一成赚钱、两成持平、七成亏损 。 除少数幸存者偏差外 , 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本铺亏得只能一点渣渣 。
人大原副校长吴晓求认为 , 我们应该更好地去改善居民的资产结构 , 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的结构比重提升是基本趋势 。 他举例说 , 社保基金每年的收益率以及资产组成就打破了社会上关于股票市场只赔不赚的谬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