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摘抄的经典文章 值得摘抄的优美文章( 二 )


还会教孩子观察,譬如欣赏、描写风景,可以罗列缤纷的色彩,也可以说“画出了小山最细微的凹凸”
19世纪的经典,最擅长写“人”,尤其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 。读懂这些书的孩子,能从这里收获最初、最单纯的感动,明白最素朴、但又最实用的人生道理——
人,如何凭借自己的双眼双手、凭借自己最直接的感受、凭借自己一次次地思考与调整人生方向,实打实地面对现实生活 。
第二阶段:20世纪:文学的黄金时代
这是孕育了《百年孤独》的伟大时代 。
马尔克斯的这部小说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文坛,莫言、苏童、余华、陈忠实……这些文坛名家的作品里都有若有若无的,来自这位拉美作家影响的影子 。
它的开头经典到就是完全没读过原著的读者,也能背诵一两句: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
然而,这么一部皇皇巨著,也只是20世纪河床上的一块鹅卵石 。因为那是一个文学爆炸的黄金时代 。
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几乎只要有一部作品传到中国来,就会出现一波文学热潮:
米兰·昆德拉《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值得摘抄的经典文章 值得摘抄的优美文章】 弗兰兹·卡夫卡《变形记》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
……
这些响当当的作品,全都是书店里的“长”销书,经典中的经典,直到今天,我们随便搜索当中某一本的书评,都能看到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
读完分不清现实与小说
看完后手都激动得哆嗦
读到头皮发麻
不能自拔
百看不厌
……
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着极其浓厚的哲学气质,它们追问存在的意义,它们追问渺小的人,在社会中究竟有何价值,它们追问着我们每一个人打心底里最关心的问题 。
这些文学作品,很方便用来展现孩子思考的高度 。
不管是用在作文里,还是日常生活中,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孩子、这份答卷,跟别人不一样 。
第三阶段:当代:谁正在书写我们眼下的生活?
今天的文学发展之快,已经刷新了很多人的想象:
譬如,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已经出炉、诺贝尔文学奖的角逐战场愈发激烈、文学上的“霸权”主义被削弱、世界各国的诸多文学已经是异彩纷呈 。
大环境之下的个人也在崛起,被阅读最多的现象级作家村上春树、以色列最好的作家奥兹、2017年诺奖得主石黑一雄、加拿大文学女王阿特伍德、当代英国文坛一流作家巴恩斯······
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地,都在孜孜不倦地书写着当下这个时代的故事 。
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现代人都在关心着什么?与我们处在同一片天空下的遥远地方,正在发生些什么样的故事?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不能只了解碎片化的短视频,也需要透过深度的阅读来理解当下的世界 。
为此,三联把以上三大阶段结合起来,策划了横跨三个时代的文学精品课,邀请了一众在文学领域最有说服力的主讲人,来为大家解读这几百年来不可不知的文学经典 。
这些主讲人,有的是米兰·昆德拉唯一的中国徒弟,有的是来自一流高校的资深研究者,有的是专门研究这部名著、这位作家的独特人才,他们将会详细、深入地解读,带领我们更好地理解经典 。
以上就是爱惜日网?值得摘抄的经典文章(值得摘抄的优美文章)的相关内容了,更多精彩请关注作者:爱惜日知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