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亚萍的个人资料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国籍( 二 )


四年时间里 , 邓亚萍的球技愈发娴熟 , 在少年竞赛上一口气拿下两个冠军 , 让人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 。曾将她拒之门外的省队 , 先后找了她教练两次 , 才把邓亚萍重新借调过去 。
1986年 , 13岁的邓亚萍代表省队拿下了全国锦标赛冠军 。这场比赛 , 也让国家队教练张燮林注意到了这个小个子选手 。
然而 , 这一次邓亚萍再次被拒之门外——还是因为身高的问题 。
国家队里的5个教练中 , 有4个都投了反对票 。最后还是张燮林力排众议 , 将她领进了国家队:“个子矮小 , 是她的优势 , 因为她看任何球都是高的 , 对她来说都可以进攻 。”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国籍

文章插图
球员时期
02
这一次 , 命运站到了邓亚萍这一边 。
进入国家队后 , 面对比自己球龄长 , 身高更高 , 技术更好的队友们 , 邓亚萍没有气馁 , 只是她对自己更狠了 。
每天训练 , 她都比别人多练40分钟 , 一年下来就是多练40天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 , 邓亚萍琢磨出一套适用于自身的新打法 , 被解说员精准总结为“打球凶、速度快、变化多” 。
1989年世乒赛上 , 16岁的邓亚萍首次代表国家出战 , 就与搭档乔红斩获了女双冠军 。
1991年世乒赛 , 邓亚萍首获女单冠军 。
而这仅仅是开始 , 自那时起 , 邓亚萍几乎揽下所有世界大赛的金牌 , 战绩辉煌 , 所向披靡 。
9年国家队生涯中 , 邓亚萍拿下了18个世界冠军 , 4块奥运金牌 , 在乒坛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 , 统治世界女乒将近10年 , 开创了属于自己的「邓亚萍时代」 。
1997年 , 24岁的邓亚萍逐渐淡出赛场 , 被伤病缠身的她 , 也到了该退役的时候 。
一个时代结束了 , 她放下了曾经的辉煌 , 将所有的金牌奖杯都打包收起 , 翻过了人生的这一篇章 。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国籍

文章插图
金牌收割机
03
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对邓亚萍说:“世界向你敞开了大门 , 因为你有了这把钥匙 。”这一次 , 萨马兰奇成了邓亚萍人生中又一位贵人 , 在他的推荐下 , 退役后的邓亚萍进入了国际奥委会 。
第一次去奥委会开会时 , 邓亚萍发现全场只有她一个人带着翻译 。整个环节中 , 她什么都听不懂 , 全靠翻译一句句讲给她听 , 做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 , 她感觉就像个局外人 。
运动员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又上来了 , 邓亚萍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 , 要打破人们对体育人“四肢发达 , 头脑简单”的刻板影响 , 于是开启了她长达11年的求学之路 。
在求学这条道路上 , 邓亚萍吃得苦并不比打乒乓球时少 。
小时候以训练为主 , 她的功课很差 。进入清华大学外语系时 , 她连26个英文字母都写不全 。但邓亚萍坚信只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 就一定能赢 。每天14个小时的埋头苦学 , 让她的英语水平从零飞升到了专业级 。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 邓亚萍的个人资料国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