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英烈寄语诗词 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二 )


文章插图
△王和尚读诗:革命豪情
唐朝令狐楚曾有诗说“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写得也正是这种一往无前的豪情 。此刻“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正是阖家团圆,欢庆佳节之时,他却决绝地远赴他乡,继续从事革命事业 。“长剑走天涯”一句,充满洒脱豪情和决绝之心,读来让人动容 。
这首诗以大处着笔,笔触壮阔,情绪昂扬,丝毫没有孤独忧愁之态,与百姓的欢乐喧闹对比,更见革命者的决绝与自信 。
03. 狱中诗 作者:恽代英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
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
恽代英是著名革命先烈,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1931年4月在南京英勇就义 。这首诗即写于他被捕后 。这种事充满慷慨赴死的豪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值得细细品读 。
恽代英就义时,年仅36岁,虽然壮年折戟,但他回顾虽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却始终坚守信念,至死不渝 。漂泊江湖,为革命奔走呼号,结识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此刻都身在何处,是否无恙?他转念又想,不论死活,为革命献身都是千秋不朽的伟丈夫!

祭英烈寄语诗词 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文章插图
△王和尚读诗:革命先烈恽代英
此刻被捕,他毫不惧怕,更不把自身安危放在心上 。故而他说“已摈忧患寻常事”,摈,弃绝,除去之意 。个人生死,不过是寻常之事,怎会放在心上?只须保留一腔热血豪情,慷慨赴死罢了!
楚囚,是一个典故,来自“南冠楚囚”,春秋时期,楚国人被俘关在监狱,但他仍然带着南方式样的帽子,以示不忘故国之意 。恽代英用这个典故,正是表达他虽被囚禁,依然坚持信仰,保留着革命情怀和壮志,这种大无畏精神,委实值得敬佩!
祭英烈寄语诗词 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文章插图
△王和尚读诗:革命先烈邓中夏
04. 过洞庭 作者:邓中夏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
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 。
问今为何世,豺虎满道路 。
禽狝歼除之,我行适我素 。
莽莽洞庭湖,五日两飞渡 。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
问将为何世,共产均贫富 。
惨淡经营之,我行适我素 。
这是一首古风诗,作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 。1933年他在上海被捕,后昂首走向刑场,英勇就义 。这首诗写于1921年前后,期间他为革命工作,曾奔走于长沙汉口,故数日内曾两渡洞庭湖,因有此诗 。
洞庭湖,烟波浩渺,波流浸灌,杜甫曾有诗说洞庭湖“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孟浩然也曾有诗说洞庭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当此恢弘大泽,怀揣革命理想的邓中夏自然心情难抑,以诗写怀 。
这首诗分为两段,均以“莽莽洞庭湖”起,以“我行适我素”作结,两段诗章法类似,感情却很有层次,显得既复沓回环,又层层递进,读来朗朗上口,韵味悠长 。
祭英烈寄语诗词 祭奠英烈寄语短句

文章插图
△王和尚读诗:革命豪情动天地
?以写景之句为例,第一段写洞庭湖“雪浪拍长空,阴森疑鬼怒”,洞庭湖白浪滔天,在作者眼中犹如恶鬼作祟,挟浪压人 。这种压抑恐怖的景色,不禁让作者联想起时事,豺虎当涂,万民凄惨,正是这种压抑和逼迫,使作者爆发出激烈的反抗意识,那就是,要像捕杀猛兽一样去对抗,去争取自由和权利 。“我行适我素”,正是写出他坚守信念和理想,一往无前的革命战斗姿态 。
第二段的洞庭湖景色,却显得绚烂辉煌,作者写道“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秋水共长天一色,彩霞犹如火炬,照耀半个天空 。这种景色,暗喻革命力量蓬勃发展,给作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因此,他对革命的未来充满信心,虽然此刻遭受挫折,但是他决定勉力经营,绝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