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的翻译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翻译( 二 )


起首,以“木兰抱杼嗟”一句起势,既点明了人物情由,又很自然地引出了“复为谁”的“借问” 。木兰抱着梭子一脸愁苦的嗟叹,是为什么呢?老父亲身在兵籍却年老力衰,弟弟尚且年幼,胡虏之地环境艰危,老父幼弟如何能承受?于是,便只有“木兰代父去”了 。交代了代父的因由之后,诗人笔锋一转 。写了木兰卸去粉妆,从军途中的艰辛与戎马多年的铁血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万里戎机,冰霜烽火,木兰从不曾退却 。夜袭胡虏,大破闻羌、黄沙百转、浴血疆场,凭着自己的努力与不让须眉的英勇,木兰在军中不断得到擢拔,多年之后,以将军之身,得胜还乡 。
之后、诗人又以平实却真挚的笔墨写了木兰还乡之后见父母、根戎装、恢复娇颜、复见袍泽之后的情景 。“喜极成悲伤”一句尤妙 。爱女归来自是不胜之喜,然而想到女儿代父从军多年,烽火硝烟,生死几经,父母自然又惭愧又悲痛,个中感情,委实复杂 。而昔日袍泽见到女装的木兰之后,更是惊愕异常,但惊愕之后,却是唏嘘 。末尾,诗人自然承转,以“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一句点题,自然而然地表现了诗人对花木兰的赞美崇慕之情 。
《木兰歌》创作背景木兰歌,相传为韦元甫得自民间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