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我们究竟要不要转行?( 二 )


要不要转业,要考虑几个因素:
1、现在资产重不重?
2、是不专业(门)资产?
3、改造的成本高不高?
4、在本行业是不是已经是一流企业、一流人才和一流口碑?
简单的说,就是两个问题:
1、转型的代价大不大?是否可承受?
2、本身优势大不大?放弃了是否损失硕大?
例1:
你过去是养猪的,现在非瘟下,你感觉以自己的硬件和能力很难防得住非瘟,那么,花小钱稍微改造一下去养鸭子等 。那问题不大,只要你肯学,也能判断好行情,这算是机会 。
例2:
你是个饲料厂,当地的猪损失太多,很难再维持这样一个猪料工厂,但周边养牛羊的不少,花钱改造设备,拿个允许证不是问题,也可以尝试一下 。
例3:
要是你是个饲料厂,产品做得很好,品牌口碑也不错,周边虽然养猪损失惨重,但圈舍都很好 。那就不如减员增效、维持下来了 。因为养猪量迟早还会上来的,因为那些猪舍还都很好 。
例4:
你是个经销商,当地许多的养猪人非瘟损失后,开始转型去养鸡,那经销商尽全可以找一个好的厂家潞傍做自己的经销事业 。这是转业,不是转行 。
例5:
要是你是个养猪人,规模不大,当地ZF又趁这次非瘟清理猪场,而且不批准建另外养殖场,未来就是非瘟过去了,也很难养成了,那就不如直接转行了 。因为生存环境越来越差了 。
其实,辞人能赠的也就是建议,是思路,惟独你最知道自己、最知道当地,所以,真正的选择还是要靠自己 。所谓的“闻大家的建议,和少数人商议,一个人做决心 。”
四、这次会带来格局的大变
放心吧,中国人吃猪肉不约摸靠国外来解决,所以,养殖量至⒖会上来 。中国人考究大乱必有大治,尤其是无肉可吃的那一天,所有勉励的措施都会出来,何况还会有高猪价的诱惑 。
但我们也必须要清晰,这次非瘟过后,养猪业的格局必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幻 。尤其是在可靠的非瘟疫苗没有推出和无法满意小散猪场供应的时候 。
没有疫苗,重产主要靠谁?
1、财大气粗 。他们经得起数次折腾;
【王中┃我们究竟要不要转行?】2、有能力的 。经历了疫情碾压还能活下来的 。而不是靠匀瑛活下来的 。
首席类,简单的说,就是有钱的和有能力的 。他们是首席波重产的主要力量,也是最大、最早的受益者,直到大家都可以安全重产了才会改变 。这两类企业通常规模较大,在辞人不敢重产的时候就抢占许多市场份额 。
第二类是自己没有重产能力,但还没伤筋动骨,他们在维持以静待变 。一旦非瘟疫苗推出,或找到有效防控非瘟的主意后,就会迅速陷入,也能抢到一块蛋糕 。
第三类是那些中小规模猪场、家庭农场幸运躲过了这次非瘟浩劫,得以保存了实力 。在猪价高的时候能够多积蓄点弹药,一旦疫情不那么严重,还有能力扩张 。
但对于那些规模小、此次疫情损失惨重,而当地ZF又想借机清理的地区,约摸也就只能退出了 。
所以,未来的养猪结构是有能力、有资本的猪场占领主导,规模不会太小 。对一些较小的、硬件还不错的,约摸会成为放养的对象 。所以,我以为,饲料,兽药的业务员、经销商都会随着大量散小的退出而退出 。要是按照数量来说,我的判断是至少有70%的会被淘汰,这一点是很难逆转的 。所以,许多人只能选择转业或转行了 。
饲料和兽药企业也一样 。我判断大约会有30%的饲料企业会被淘汰,50%的兽药企业会被淘汰,而疫苗企业,预计能活下来20家 。这是后非瘟时代必须面对的景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