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回娘家还是初三回娘家,为什么初三要回娘家?( 二 )


1,我们这边说的呢是,三月三回娘家,死了丈夫塌了天 。就是你不能回娘家,否则对你老公不好 。
2,三月三,好日子,家家户户接闺女”,砀山风俗 。
其实,有关“三月三”的民俗民风,全国各地都有记载 。象“曲水流觞”、“祭祀宴饮”、“兰汤沐浴”等都是它的内容 。但“接闺女回娘家”,恐怕只是淮北一带盛行,砀山犹甚 。
中国的农历,一三五七九为单月,月份与日数重叠,为节 。如一月初一,春节;三月初三,重三节(也有叫桃花节、泼水节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鹊桥节(也有叫巧节、情人节的);九月初九,重阳节 。
至于三月初三闺女回娘家的来历,在我们当地有两种传说:一说三月初三是“恶日”,应避之 。据《宋书·礼志》中记载:“平原人徐肇,于三月初得三胞胎女婴,至三月三日,俱亡 。一村人引以为怪,从此,每逢此日,都相携去水边涮洗”或外出以避邪气 。另一种说法是:天宫中的王母娘娘,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去蟠桃园内赏花,七个闺女也都出阁随从 。早先本仙女思凡,偷偷飘落人间与董郎相配,就是在三月初三,被王母击鼓招回天宫的 。(所以,一过三月三,再下雨就有雷声了) 。如此遥远的路程,都阻挡不住闺女回娘家,何况人间呢?
三月三,正值清明前后,在淮北,是南北冷暖气流频繁交会的时候,天气偏湿,自古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 。在这一段不太心的空闲中,闺女回趟娘家,理所当然 。在砀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老天爷,别下了,留着干路回娘家 。娘家远,骑上毛驴打上伞,娘家近,穿着乡鞋柱着棍 。”看样子,不管路途如何,都得回家住上几天 。
三月三回娘家,关键是接 。因为它的来历,毕竟与“恶”与“悲”有关 。再加上清明前后,正是“旧坟添新土,白日飞黑钱”的祭亡时节,阴阳交错,必须得由娘家哥或娘家侄来接,以免路上遭遇不测 。实在忙不过来的,闺女也可带着自己的男孩回来,但要折根桃条作以避邪 。有首儿证明了这一习俗:“大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说着说着来到了,满脸泪水直发呆,俺是娘的心头肉,娘不接俺俺也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