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材质美与属性( 二 )


材质美的科技属性
1、 材质的光学效应美――材质的光泽源于材质对光的反射和折射
材质的视觉设计其实就是光的设计,每一种材质的光学效应是不同的,材料的不同,带给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不同,人们对材料的认识大都依靠不同角度的光线 。光是造就各种材质美的先决条件,光不仅使材质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度.由于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产品的材质美
2、材质的工艺美――材质美的来源是对材料工艺的遵循 。
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 。这就是说材质的使用力求吻合材质的加工工艺 。如以前的金属钣金件是由锻打工人手工打造 。而随着自动控制的运用,新材料工艺的形成,对 材质其也产生了影响 。如:冲压成型、拉伸成型工艺等,也带来很多的改变 。从而使形态 肌理多样化 。这些进步都是,建立在对材料加工工艺的遵循的基础上的 。它们是真实的、合理的,因而也是美的 。这种材质的美感来源于材质细致精湛的工艺 。
材质美的社会属性
1、材质的绿色性――材质使用的道德和社会责任 。
绿色材质的美源于人们对于现代技术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体现了设计师和使用者的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工业设计在为人类创造了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能源的消耗,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工业设计的过度商业化,使设计成了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的重要介质,"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就是这种现象的极端表现,因而招致了许多的批评和责难,设计师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工业设计的职责与作用 。用新的观念来看待耐用品循环利用问题,真正做到材质的回收利用 。当产品使用后,将回到工厂翻新,维修保养,再回到市场,再次被使用,直至报废,然后用于材料回收再利用 。这样就改变了人类对耐用品的理解和认识 。把资源滥用的旧观念引向资源保护的新观念 。绿色材质的美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对材质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 Recycle和Reus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在这种道德观的指引下,很多高品质的铅笔都打上了使用人造可再生资源的标签 。环保的绿色材质产品是设计者和使用着 美丽灵魂的展现 。因而绿色的环保材质产生了美 。
2、材质与人的亲和力――材质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关还 。
美来自了解,这是材质与人的亲切程度 。材质的美是人对材质的熟悉和了解,一般说来,传统的自然材质材质朴实无华却富于细节,它们的亲和力要优于新兴人造材质 。新兴的人造材质大多质地均匀,但缺少天然的细节和变化 。
石头――古朴、沉稳、庄重、神秘
木材――自然、温馨、健康、典雅
金属――工业、力量、沉重、精确
玻璃――整齐、光洁、锋利、艳丽
从建筑材质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同材质亲和力带来的心理体验是不同的 。一条街道或广场 。如果是一大片的水泥地,立刻会给人一种压抑感,感到窒息、缺乏生机 。这就是水泥与砖石材质的亲和力差别 。设计在经历了现代科技主义的风格后,开始逐向后现代的人文情趣风格转变 。材质的审美标准也随之发生的相应的变化 。材质在经历的20世纪的科技崇拜后,材质的亲和美重新被人们所审视 。在建筑产品上上海的新天地,南京的1912都重新起用传统砖石材质,设计没有选用玻璃和铝合金框架,而采用古典的砖石和木材制作,再涂上平和美丽的油漆,配上一些较有情趣味道的小物品,工艺古老而简单,却受到国际设计界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用心选择、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关怀:没有冰冷的钢管和铰链,让人不感到它是单调生硬的建筑,而是令人亲近和叫人喜爱的休息环境,从而打消压抑感,增加生活的乐趣,也有利于人健康人格的形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