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和比尔盖茨,30年相爱相杀( 四 )


为什么我们很难出现像比尔盖茨,乔布斯,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人?
这个跟人没关系,我们有14亿人口,什么样的人出不了?但问题在于,仅仅有人还不够,你还得具备合适的土壤和生存环境 。很显然,我们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土壤和环境 。我记得以前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利奥说,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更像是“严厉家长” 。那什么是严厉的家长呢?这其实和今天的许多家长是一样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逼着孩子学这学哪,孩子稍微要叛逆一点不肯学,家长就会说,我这是为了你好,你得听我的 。
孩子再大一点,家长又给孩子说,你得填报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好就业,这个专业我有人脉,你看,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只会干嘛?盲目跟从、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说得更宏大点,这种孩子以后是很难具备独立创新的精神的 。前段时间我还看了一个调查,大意是在哈佛,一些研究人员经过调查发现,那些西方国家的学生更愿意面对教授的提问给出针对性的回答,与教授针锋相对 。
相反的是,那些国内的留学生很少会主动跟教授进行互动,甚至很少在课堂上回答教授的问题 。从这里,我们也很容易看出来,西方和东方之间的底层差异在哪里 。很多人说我们其实也有非常多了不起的东西和创新,但细数下来,这些了不起的东西和创新更多的是坑“自己人” 。不仅坑“自己人”,这些东西也基本上是舶来品,是学习和模仿得来的 。
举一些例子:阿里巴巴和亚马逊都是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 。不用说,阿里之所以做电商是因为马云去到美国后看到互联网的发展潜力,才决心回国做互联网的 。很多人会说,那时候美国的互联网的确更发达,这是学习不是模仿,这个理由也没错,但我们接着往下看 。电商行业挤兑线下实体店,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有人说亚马逊不也是这样吗?我要告诉你的是,还真不是这样 。
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对比,阿里巴巴的全球总员工人数是251462人,这创造了25万人的就业,很了不起;作为对比,亚马逊的全球总员工人数是130万人 。要说股价的话,不应该拿今天中概股普遍惨跌来对比 。以去年来对比的话,我们会发现亚马逊和阿里巴巴都是全球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一个是25万人,一个是130万人,说到公司的社会责任,孰优孰劣,一眼便知 。
至于微软、谷歌、苹果的人数就不用再对比了,总而言之,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说完了公司,我们再来说说创始人 。其实这个也不能多说,原因也是一样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我记得早前有一个真事是,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邀请马云参加一个聚会,在聚会上比尔和巴菲特真诚邀请马云也捐出自己的全部财富,马云是怎么回复的呢?他先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多大年纪了?马云接着又说:我还年轻,我做慈善不是跟你们一样把钱捐了就完事了 。
我做慈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马总说得很漂亮,也几乎找不出任何瑕疵 。有些人会觉得是不是马云舍不得,但我要说的是,如果你了解郭美美事件后,你也不会捐出全部身家 。这就是我在开头所说的:土壤和环境不同 。还有一次,马斯克和马云参加一个论坛,两人谈的一个话题是:人工智能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威胁 。这两人是有分歧的 。
马云认为人工智能是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的,而马斯克的观点是,如果不小心使用这项技术,是会对人类的灭亡造成威胁的 。这又暴露出了两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马云谈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帮助中小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而马斯克是,帮助人类这个种族延续下去,致力于找到可清洁能源以及移民火星 。我们都说人要有终局思维,可马斯克的终局思维是:人类存亡和延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