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降噪耳机,OPPO手机哪款耳机音质最好( 三 )


行业有风口,在市场需求之外,行业还屡屡有创业风口,一次次上演资本催生、真假幻灭的精彩故事 。
十年来,第一个大风口,是潮流化 。随着蓝牙无线耳机的普及,移动听歌开始渐渐流行 。2008年,Beats用潮流快消品的模式来做耳机,引爆了北美市场 。2015年,汪峰的fiil耳机,也想在国内沿用Beats的打法 。遗憾的是,竞争环境已今非昔比,国内不缺Beats、Sony潮牌,Fiil没有时机窗口,终究没能复制Beats 。
第二个大风口,是真无线 。早在2014年,一个叫Bragi的创业公司在Kickstarter推出了一款叫Dash的真无线耳机 。一时间,真无线的项目在众筹网站上比比皆是 。苹果在16年底推出了AirPods,又进一步把真无线市场点燃 。
第三个风口,是智能化 。这是一个充满妖气的风口,因为没人知道耳机会智能到什么程度,也很少人能说清楚什么是智能 。比如成为运算平台?比如语音交互革命?这些曾经的妖风,如今已沦为笑柄 。
创新有机遇,抛开眼花缭乱的风口,耳机行业的创新机遇倒是有不少 。一大机遇是降噪,随着技术方案的成熟,消费接受度开始提升,这几年的降噪耳机开始逐渐多了起来 。从降噪头戴、降噪颈带,甚至是降噪真无线,纷纷芸芸,不一而足 。
降噪之外,耳机的创新机遇还有很多,如双声道设计,如借助骨传导、声学导管等技术,让音乐和环境音同时进入耳朵,代表有韶音的Trekz Air和索尼的Xperia Ear Duo 。再如声音增强,区别不同场景,做声源的消减或增强;比方说咖啡馆场景降噪、人声模式加强音量、交通场景隔离嘈杂,保留汽笛鸣叫等等;代表产品有众筹耳机的Here、Bose的hearphone 。
(参考资料:智能耳机报告)

8,OPPO耳机 Enco W51值得买吗?有没有已经入手的朋友来分享一下体...01外观耳机的总体质感不错,光滑的外表,温润如玉的手感,不输给AirPods和freebuds 。而同学的w31就差多了,廉价的塑料感,表面材质长时间使用还很容易发黄或发黑 。盒盖的设计我不是很喜欢,单手很难打开,也没有悬停设计,不过轻微的松动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 。02音质音质上,我这个木耳就不作过多评价了,整体上听的过去,没有特别惊艳,也没有特别差劲,中规中矩的水平 。而在佩戴上,主动降噪耳机常用的入耳式,习惯入耳式的人(比如我)基本不会有不适感,牢固性也不错 。关于对其他手机的适配上,OPPO和华为完全相反 。华为是要你下一大堆的东西乃至于hms,而OPPO就比较NB了,它没有在其他手机上的官方软件03延迟在延迟上,在我的小米上测试是280ms左右,蓝牙耳机的正常水准,不适合枪战游戏 。酷友表示在OPPO手机上可以达到100-120ms,这个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 。04主动降噪最后,也就是我对她最惊喜的一点:主动降噪 。说实话,我对它的期望并不高,毕竟7-800的freebuds也就那水准,但它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 。低频噪音,如食堂空调的轰鸣声,几乎能做到完全过滤,而对远处嘈杂的人声也能达到5-60%的过滤效果 。对近处的人声,它可以过滤一部低频段的声音,导致人声失真,听起来像机器里出来的声音 。而对高频噪音的削减上,它的效果有限,比如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 。同时,与苹果和索尼的主动降噪相比,最大的问题在于风噪的处理,并不算出色 。它的降噪麦克风和freebuds一样,都是机身上的直接开孔,并没有做什么防风处理,因此在骑行和跑步的时候开启降噪,会出现相当明显的风噪,不建议在风中开启 。总体来说,它的降噪效果还是惊艳到我的 。和tws主动降噪的标杆AirPodsPro相比,它至少做到了APP的七八成功力,并且还是在四分之一的售价下,而某夕夕上的300+的售价简直香爆 。试用近一周后,这基本就是目前千元内最值得购买的主动降噪耳机当然,希望OPPO能做好APP适配,让我们其他用户也能有官方APP来更好地控制耳机,以及固件升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