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三者之比较 | 资料( 三 )


从逻辑上存储通常分为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 。这三类存储在实际应用中的适配环境还是有着明显的不同的 。
块存储(DAS/SAN)通常应用在某些专有的系统中,这类应用要求很高的随机读写性能和高可靠性,上面搭载的通常是Oracle/DB2这种传统数据库,连接通常是以FC光纤(8Gb/16Gb)为主,走光纤协议 。如果要求稍低一些,也会出现基于千兆/万兆以太网的连接方式,MySQL这种数据库就可能会使用IP SAN,走iSCSI协议 。通常使用块存储的都是系统而非用户,并发访问不会很多,经常出现一套存储只服务一个应用系统,例如如交易系统,计费系统 。典型行业如金融,制造,能源,电信等 。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三者之比较 | 资料

文章插图
文件存储(NAS)相对来说就更能兼顾多个应用和更多用户访问,同时提供方便的数据共享手段 。毕竟大部分的用户数据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PC时代,数据共享也大多是用文件的形式,比如常见的的FTP服务,NFS服务,Samba共享这些都是属于典型的文件存储 。几十个用户甚至上百用户的文件存储共享访问都可以用NAS存储加以解决 。在中小企业市场,一两台NAS存储设备就能支撑整个IT部门了 。CRM系统,SCM系统,OA系统,邮件系统都可以使用NAS存储统统搞定 。甚至在公有云发展的早几年,用户规模没有上来时,云存储的底层硬件也有用几套NAS存储设备就解决的,甚至云主机的镜像也有放在NAS存储上的例子 。文件存储的广泛兼容性和易用性,是这类存储的突出特点 。但是从性能上来看,相对SAN就要低一些 。NAS存储基本上是以太网访问模式,普通千兆网,走NFS/CIFS协议 。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三者之比较 | 资料

文章插图
对象存储概念出现得晚一些,存储标准化组织SINA早在2004年就给出了定义,但早期多出现在超大规模系统,所以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相关产品一直也不温不火 。一直到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概念全民强推,才慢慢进入公众视野 。
前面说到的块存储和文件存储,基本上都还是在专有的局域网络内部使用,而对象存储的优势场景却是互联网或者公网,主要解决海量数据,海量并发访问的需求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才是对象存储的主要适配(当然这个条件同样适用于云计算,基于互联网的应用最容易迁移到云上,因为没出现云这个名词之前,他们已经在上面了),基本所有成熟的公有云都提供了对象存储产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
对象存储常见的适配应用如网盘、媒体娱乐,医疗PACS,气象,归档等数据量超大而又相对“冷数据”和非在线处理的应用类型 。这类应用单个数据大,总量也大,适合对象存储海量和易扩展的特点 。网盘类应用也差不多,数据总量很大,另外还有并发访问量也大,支持10万级用户访问这种需求就值得单列一个项目了(这方面的扫盲可以想想12306) 。归档类应用只是数据量大的冷数据,并发访问的需求倒是不太突出 。
另外基于移动端的一些新兴应用也是适合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普及的情况下,所谓UGD(用户产生的数据,手机的照片视频)总量和用户数都是很大挑战 。毕竟直接使用HTTP get/put就能直接实现数据存取,对移动应用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
对象存储的访问通常是在互联网,走HTTP协议,性能方面,单独看一个连接的是不高的(还要解决掉线断点续传之类的可靠性问题),主要强大的地方是支持的并发数量,聚合起来的性能带宽就非常可观了 。
块存储、文件存储、对象存储三者之比较 | 资料

推荐阅读